「尚德破产」白金和黄金哪个好?

1、黃金市場的發展趨勢:

當今的黃金市場可分爲商品性市場和金融性市場,商品實物黃金交易額不足總交易額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金融衍生物。也就是說,黃金笑虛行金融衍生物的交易纔是市場的主流。而目前中國的黃金市場還停留在以實物商品交易爲主的階段。

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爲例,作爲我國唯一的黃金場內交易所,2005年該所年黃金交易量突破900噸,交易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但與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2005年倫敦黃金市場的日均結算量高達73.83億美元。原因無他,上海黃金交易所爲場內交易,並以實物黃金爲主。而倫敦黃金市場則是場外交易,並且其黃金現貨延期交割的交易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進來,因爲造就了全球最爲活躍的黃金市場。

上海金交所的交易卻主要在會員之間,會員主要是譽蘆用金企碰譁業,且一般爲工業用金,因此交易主要是購買實物黃金,買入佔其全部交易的佔比在99.8%%以上,且主要從事現貨交易,供生產使用。缺乏投資目的的機構和個人的參與,價格波動幅度和彈性較差,這體現在國際金價大幅波動時,國內金價變動相對滯後,出現了一定的套利機會。

此外,中國黃金市場又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金交所的外資會員實行較爲嚴格的審批,目前有1家中外合資企業會員和12家外商獨資與中外合資企業客戶。2005年這類會員與客戶的黃金買賣總量爲9427公斤,只佔交易所交易總量的1.04%。缺乏國際報價機構的參與,造成國內黃金市場價格不能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有時甚至相背離。

隨着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的發展,許多投資者已經不滿足於僅僅進行場內的撮合交易。衆多黃金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黃金做市商。伴隨着金價在近幾年的步步走高,國內黃金市場日趨火熱,國內的黃金做市商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雖然目前對黃金做市商制度的法律法規還是一片空白,但黃金做市商交易制度必然要在中國生根、發展。參照倫敦黃金市場的發展歷程,黃金做市商制度能夠彌補目前國內現有的交易所交易模式的不足,提供黃金市場更多的交易流動性,促進中國黃金市場的繁榮。

中國已成爲世界上第四大黃金生產國,第三大黃金消費國,但我國人均年黃金消費量僅約0.26克,遠遠低於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這反映出中國黃金投資市場潛力巨大。我們以爲,中國黃金市場的未來在於大力發展黃金衍生產品,與國際接軌,成爲國際性的主要黃金市場。而擺在眼前道路只有一條,即“兩條腿走路”—場外交易和場內交易並舉。其中場內交易則是發展以黃金期貨和期權爲主,接近紐約和東京的黃金期貨市場;而場外交易以現貨延期交割的模式爲主,類似於倫敦黃金市場和蘇黎世黃金市場。

就場內交易而言,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品種單一,交易機制不健全:實物黃金交易成本較高,不具備做爲投資性工具的功能; AU(T+D) 交易模式雖然具備了“準黃金期貨”的性質,但還不是很完善,與真正意義上的保證金交易和賣空機制還有極大距離。反觀國際主要黃金市場,場內交易的主流品種即是黃金期貨,從紐約商品交易所,到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其黃金期貨品種引導着市場對黃金價格定位和預期。

目前黃金期貨的上市還未有時間表,但已不遠。不論是在上海黃金交易所上市,還是剛剛掛牌成立的中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面對目前的大好時機,歷史性的機遇絕不容錯過。而在黃金期貨的基礎上,一系列的衍生產品,包括期權,遠期,以及近幾年異常火熱的黃金ETF,甚至更多的創新產品都將逐步推出,進一步加大中國黃金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另一方面,場外交易市場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略,從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軌跡看,場外市場的交易量佔整個黃金市場交易量近90%。就倫敦黃金市場而言,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五大金商及客戶網絡間的相互聯繫組成;蘇黎士黃金市場也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主要通過瑞士三大銀行爲客戶代爲買賣並負責清算。

中國黃金市場未來的發展也將尋此軌跡,大量的交易將通過場外交易市場完成,市場價格將會由有實力的做市商引領。其中商業銀行或者說如瑞士三大銀行一樣的專業性黃金銀行,以及一些具備品牌影響力的專業黃金投資機構將成爲做市商的主體。

我們相信,中國黃金市場在經歷十幾二十年的發展後,將逐步成爲佔據主導地位的國際黃金市場:首先是投資品種的豐富與多樣化,黃金期貨,期權,黃金存摺,紙黃金,黃金EFT,黃金遠期等產品不斷推出並逐步完善。其次是市場主體的廣泛參與,黃金市場作爲投資性的金融市場不但吸引大量的境內機構和個人加入進來,同時開放國門,讓國際性的大銀行和大金商一同參與,從而使得與國際其他黃金市場逐步接軌。我們深信,黃金市場必將成爲我國除股票,期貨,外匯市場之外的第四大金融投資市場。

2、鉑金市場的發展趨勢:

日本-復甦的鉑金市場

衆所周知,日本是世界最大鉑金首飾消費市場,鉑金首飾在市場上的份額逐年增長。1994年各種貴金屬的銷售總件數爲36,286,000件,其中21%爲鉑金首飾;雖然1997年之後由於泡沫經濟破滅,也影響到了首飾行業,致使1999年貴金屬銷售總件數降至22,800,000件,但鉑金首飾的銷售件數卻上升至總數的34%。現今日本鉑金首飾市場潮流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傳統的戒指銷售略有下降,包括婚戒與非婚戒;項鍊、手鍊,耳環的銷售上升,年輕人對對戒的的喜愛日益上升,從而促進了POSY銷售。

美國-在經濟發展中迅猛增長

美國迅猛增長的經濟給首飾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針對國內市場的生產商繼續增加,美國國內強大的購買力使它增加了從意大利、中國、印度的首飾進口量,而來自國內的西部地區的消費量也是在不斷增長。

在未來的5年中,首飾發展的整體潮流依舊將呈現積極發展的態勢,因爲有力的美國經濟創造了奢侈品的購買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渴望首飾的價值和永恆的質量。預計在未來的5年中,首飾增長率將維持在7%,而且對白色金屬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體現在鉑金市場,婚姻市場將持續增長,並將擴展其他首飾(掛件、鏈條和項鍊)。

意大利-鉑金出口持續增長

意大利,作爲首飾生產主要國家,鉑金出口持續上升,其中主要是項鍊,美國是他們主要的項鍊出口市場,同時還向香港和中國大陸提供產品。如今,鉑金首飾已成爲首飾家族中的一箇重要成員,鉑金促進了白色浪潮,併成爲其中的重要一員,在結婚首飾市場中佔據了一定的份額。目前,意大利的鉑金首飾工業化有條不紊,鉑金設計、鉑金首飾和黃金一樣,出口至國外。

德國-鉑金髮展的機會

德國發達的商業發展,消費者強大的消費潛力,年輕一代開放的消費都爲鉑金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機會。德國40%的消費者喜歡經典的傳統設計,正符合鉑金的雋永光彩,而正在起步的婚姻市場業提供了一箇雖然小但很重要的機會。因此德國的鉑金銷售從1994年到1998年上升了96%。

中國-全球增長最快的鉑金首飾市場

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鉑金首飾市場,在世界範圍內的所佔份額已從1993年的1%升至1999年的33%,成爲世界第二大鉑金市場。中國是一箇有着悠久的佩戴首飾傳統的國家,而鉑金的到來,又帶來了新的觀念,也爲首飾生產商和零售商帶來新的商業機會。中國素鉑金首飾較大規模的生產始於95-96年,現在有相當多的有一定規模的鉑金首飾加工企業,特別是在南方地區。現在國內的鉑金首飾市場主要分爲兩大部分--素鉑金首飾和鑲嵌鉑金首飾,其中素鉑金首飾所佔比重較大。

雖然中國的鉑金市場起步晚,但是發展很快,零售商數量在不斷增加,鉑金飾品的鋪貨良好,廣告投入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銷售人員的銷售培訓和銷售只是有待加強。在消費者市場,目前多分佈在上海及周邊地區,以及北京、東北;但同時,西南地區由於受到這股風潮的影響,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並有跡象表明南方市場有所增加。

從1997年9月在上海開始鉑金廣告宣傳,國際鉑金協會上海辦事處與1998年3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同年推廣活動擴展到了北京、杭州。1999年,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優雅之約及鉑金秋姿、流光溢彩的推廣活動,至同年年底,整個推廣活動又發展至瀋陽、南京、大連等多箇城市。特別是在跨世紀推出的鉑金POSY系列,將一箇嶄新的首飾概念引入了中國市場,也爲廣大的商家提供了新的商機。

經過了幾年以來的推廣,鉑金氣質、自然優雅的印象以及鉑金稀有、純淨、堅韌的特性已打動了消費者的心。特別是對於年輕的消費者,鉑金已是他們心目中的當今首飾之流行,最易被年輕的、有一定收入、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所接受。根據2000年春季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瀋陽、大連、成都、武漢八大城市所作的市場調研結果,廣大消費者對於白色首飾的喜好超越了傳統首飾,繼續認爲鉑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貴金屬,對於首飾設計的重視程度在增長。國際鉑金協會不僅致力於推廣鉑金首飾,而且還架起了與國外同行交流的橋樑,於1999年和2000年在上海分別舉行了鉑金首飾設計講座和鉑金首飾製作專家講座,提供了中外交流的舞臺。

如今,中國的鉑金首飾市場將繼續增長,首飾業對鉑金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從消費市場來看,鉑金首飾的目標消費羣具有穩定收入,他們將繼續跟隨白色浪潮。從長遠來看,如果中國加入WTO,進口首飾將成爲潛在的競爭對手。

各有所長

本人喜歡抄黃金 戴鉑金

白金(拜金)容易賠錢啊。

白金————侯

发布于 2024-09-11 14:09:29
收藏
分享
海报
52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