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熔断暂停」有了蔚来的前车之鉴,理想靠精打细算冲击美股IPO

李想的理想可以說是越來越豐滿了。

北京時間2020年7月11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文件內容顯示,理想汽車的上市股票代碼爲“LI”,融資目標爲1億美元,此次IPO的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中金等知名機構。

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爲第一大股東,擁有25.1%股份和70.3%投票權;王興及其關聯方持有23.5%的股份和9.3%的投票權。

名曰“理想”,事實上卻最不理想主義的造車新勢力,終於踏上了進階的一步。

如果上市成功,理想將成爲繼蔚來之後第二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對比起兩年前上市累計虧損近三百億的蔚來,眼前的理想顯得不那麼骨感。

如此一來,是不是理想的未來會比蔚來好過呢?

理想很豐滿,現實不骨幹

人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但李想的理想則顯得並不骨感,甚至可以算是茁壯成長。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營收達到8.52億元,淨虧損9148.6萬元。截至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共完成交付新車10473輛,其中第二季度交付6604輛,成爲國內第二家面向高端市場累計交付超萬輛的造車新勢力。

2018年與2019年,理想汽車淨虧損分別達到15.32億元和24.3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淨虧損有大幅縮減。

相較之下,由於投入巨大,蔚來至今累計已虧損285億元,單2019年就虧損114億。2019年底到2020年初,還頻繁傳出現金流告急的傳聞。而理想方面,截至今年3月31日,現金流達到了10.5億元。

李想的理想裏,沒有虛妄,每一步都是看得見的腳印。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理想汽車開啓了多輪股權結構和註冊資本調整,目測是在搭建VIE架構,爲本次美國上市鋪路。

2019年8月,理想汽車股東、上市公司利歐股份發佈公告稱,理想汽車擬搭建VIE架構並實施相關重組。2019年12月13日,理想汽車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由9.15億元變更爲約6.83億元,同時藍馳創投、梅花創投等多位股東退出。今年5月,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註冊資本由7.25億元減少至約4.33億元,降幅約爲40.2%;同時,18位股東退出,剩餘11位股東。

上週,企查查APP數據顯示,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11條股權出質信息。11位股東出質股權,質權人爲北京羅克維爾斯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就在兩週前,理想剛完成了D輪優先股融資,併發行和出售了部分D輪優先股。此次融資共計5.5億美元,其中美團領投5億美元,李想跟投3000萬美元,投後估值爲40.5億美元。

每一步都穩紮穩打,爲上市做足了準備,不吹NB,更不會吆喝什麼“爲理想窒息”這個李想,一點也不理想主義。

未來,不必學蔚來

同是新勢力明星企業,同是美國上市,理想和蔚來在花錢方面的風格卻截然不同。蔚來在整體作風上,更像是倒閉了的拜騰,不過相較之下蔚來還是更務實的。

因爲蔚來學的是特斯拉的高調做法,先做技術難度最高的賽車、超跑,以此證實品牌的技術實力,再開始做大衆能夠使用的量產車型。

▲當初在納斯達克上蔚來展示了賽車跑車車型

高調燒錢的成功,也讓蔚來一度陷入絕境,在研發上請歐美最頂尖的工程師,2017年底一場ES8發佈會花了幾千萬,還有後來全國的蔚來中心也是一筆不少的花費。這也是爲什麼蔚來四年能虧損285億,當初一箇不小心,很可能就成了拜騰的前輩了。

而理想則相反,他崇尚做個省錢達人。

此前,在評論拜騰停止運營的事件中,李想曾經坦言:

“對自己是幾乎變態的成本和效率要求。對於用戶,座椅完全合格,但是用戶感覺硬,我們願意花費千萬級的成本給用戶免費升級。過去五年花了十億美金,其中20多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20多億人民幣的工廠和生產資質的購買,自建20個城市的銷售服務體系,以及五年的人員和管理費用,做到了經營現金流爲正,賬上現金超過十億美金。往後再看十年,如果智能電動車的賽道我們打不贏,這個世界一定出了大問題。”

▲李想在個人形象上,比李斌和何小鵬更像一位創業者

相比蔚來,理想汽車在花錢方面要謹慎得多。如前文所說,他不是不願意花錢,只是不願意在自己身上消費太多無謂的錢,而更樂於在產品和用戶身上大筆投入。

李想前不久曾在朋友圈透露,理想ONE上市發佈會花了不到200萬,拿下了超過1萬個訂單。

蔚來當初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其在2016到2018年上半年,淨虧損達到109.2億人民幣,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增多。而理想從2018年到2020年前3個月,淨虧損僅42.03億,而且2020年的虧損出現明顯下降趨勢。“貧富”差距懸殊,理想汽車在成本控制方面顯然要比蔚來汽車狠。

一箇像是富豪蝙蝠俠,一箇像是窮人蜘蛛俠,理想選擇了與蔚來截然不同的品牌策略,如今已經收穫了與之相當的戰績,雖然實際銷量上,一萬和四萬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理想起步畢竟晚於蔚來兩年,相信在下一步加碼擴張的戰略之後,理想要追趕上來不是難事。

擴張,停不下來

雖然表面上人畜無害,但這個看似樸實憨厚的大兄弟勤儉節約的作風中,其實是藏着比多少燒錢高手都龐大的野心。

在湖畔大學“春耕會”辯論賽上,他已經明確的表明瞭理想接下來的攻略,就是擴張,而且是加碼擴張。

“春節整理戰略時,我們很清晰地發現必須要擴張,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大,而我們所處的市場、行業決定了一定要擴張。”

加碼擴張這個詞,看起來有些激進,有些瘋狂。

但是相比起幾近殞命的蔚來,在李想的計劃中,沒有激進,更不會陷入瘋狂,一切都穩得恰到好處。顯然,他已經爲理想汽車規劃出清晰的藍圖,或許他眼中看到的,早已不是我們眼前所見爲上市努力的理想,而是五年後甚至十年後的理想。

對於理想汽車而言,擴張的腳步顯然是停不下來了,甚至要越走越大步。

此前,李想曾表示,將在今年新開設60家門店,相比之前計劃的20家多出了兩倍。據理想官方消息,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車零售中心將覆蓋30個城市。理想汽車的售後服務網絡也將在第三季度內覆蓋到大陸所有省份,年底前將增加至100個城市。

此外,李想原計劃於2021年啓動理想汽車L4級自動駕駛研發,如今已經提前到今年,投入規模將達10億級。

在新車規劃上,據招股書信息顯示,理想汽車計劃在?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SUV,將會搭載新一代的增程系統,爲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將來還會推出中型、緊湊型?SUV。

也就意味着,未來兩年,理想將只靠理想ONE一款產品去打江山,IPO得到的資金將大量投入到自動駕駛的研發以及門店銷售擴張當中。

有別於傳統車企4S店經銷商模式,蔚來、小鵬和理想三家明星新勢力都採取了直營的模式,理想更直接,從生產到銷售到售後都是自己人,不會出現銷售和廠商互相踢皮球的情況,從而保證服務質量不打折扣,使得品牌在打造用戶口碑方面產生明顯優勢。

然而,隨着積壓訂單的消化,理想ONE的銷量從5月開始,連續2個月出現下滑(4月2622輛,5月2148輛,6月銷量爲1891輛),而且是在五一這樣的節慶節點加持下出現下滑,顯然,增長瓶頸已經出現。

李想在湖畔大學的採訪中曾表示:

“一箇城市有或沒有理想汽車門店,市場佔有率相差?8?倍,這意味着實體門店能大大提升汽車銷量,所以要進行渠道擴張。”

截至6月,理想全國門店數量僅有?21?家。從ONE的上險數據來看,深圳、上海、蘇州、杭州、成都等地,部分月份的數據已經超過了大車標杆漢蘭達。

顯然,理想ONE的競爭力是實打實的,但線下渠道的不足限制了其銷量的擴張。於是纔有了前文提到的門店擴張計劃。

這也是爲什麼理想拿着10.5億元的現金流,8%的單車毛利,半年破萬的交付成績,還要執意上市的原因。

不過,無數的前車之鑑告訴我們,市場擴張必然是伴隨着不可估計的風險。儘管李想至今仍保持着穩紮穩打的成績,下一步60家門店也不算過於誇張的目標,但是60家門店之後,還會有下一個60嗎?IPO之後與更龐大資本掛鉤的理想汽車,真的還能如此前這樣對方向把握精準嗎?這是李想需要持續思考的靈魂叩問。

李想的心中不只有“理想”,當然還會有“野心”,但是野心往往既可以是靈藥,也可以是毒藥,最終是精神煥發還是毒發攻心,還需三思斟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发布于 2024-09-10 02:09:31
收藏
分享
海报
53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