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发债」抖音上哪个财经博主最火?

一、抖音上哪個財經博主最火?

以下是目前抖音上比較活躍的十大財經博主:

1.兔頭呀金融,分享理財、股票、基金等方面的知識,粉絲數量超過1500萬。

2.籌碼師姐,一位自稱“籌碼奶茶”的女性博主,熱愛研究股票方面的知識,可謂是一位技術派選手,粉絲數目超過1000萬。

3. 一隻溫柔的龍貓,分享個人的投資經驗,讓更多用戶瞭解如何投資,粉絲數量超過500萬。

4. 窩頭貓薯,一箇注重基本面的投資者,主要分享A股市場方面的知識和推薦股票,粉絲數量超過300萬。

5. 股市玩家龍鳳呈祥,以火爆的氣場和視覺效果吸引了大量用戶,分享自己的股票選股經驗和收益情況,粉絲數量超過250萬。

6. 一路發mike,主要分享自己的投資經歷和選股建議,並講解A股市場和全球經濟的趨勢動態,粉絲數量超過200萬。

7. 願你開心每一天,以分析經濟大環境和行業熱點爲主,分享股票方面的經驗和看法,粉絲數量超過150萬。

8.做個懶人太難,分享自己的選股思路和股市交易技巧,並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進行講解,粉絲數量超過100萬。

9.股市柿子,分享自己的選股技巧和A股市場方面的趨勢分析,粉絲數量超過50萬。

10.大S老師,以獨特的視角分析股票市場和股市新聞,粉絲數量超過30萬。

這些財經博主目前都十分活躍,而且分享的內容都比較有深度和實用性,值得關注。

看你是從哪個角度來分的,是秀場直播櫻攔最火的主播,還是直播帶貨最厲害的主播。悄昌我這邊主要講講直播帶貨比較火的主播,根據飛瓜數據的直播帶貨排行榜月榜數據,9月銷售額第一的是羅永浩,雲集直播首秀的專場直播,銷量32.2萬,銷售額超過8000萬。欠下6個億債務的羅永浩,在抖音直播帶貨中無疑拿到了MVP,成爲目前抖音直播界的標杆人物。他自己也曾在脫口秀大會上表示,把直播帶貨做到了前四。這樣來看,他也是默認了自己在抖音直播帶貨第一的位置的。所以,在抖音直播啓頌扒帶貨的主播中,最火的應該非羅永浩莫屬了。[[url]back123.cc/doc/873549621.html[/url]]

[[url]back123.cc/doc/162804395.html[/url]]

[[url]back123.cc/doc/716250849.html[/url]]

[[url]back123.cc/doc/279683401.html[/url]]

[[url]back123.cc/doc/781639450.html[/url]]

[[url]back123.cc/doc/417592308.html[/url]]

[[url]back123.cc/doc/546273189.html[/url]]

[[url]back123.cc/doc/512409867.html[/url]]

[[url]back123.cc/doc/075382941.html[/url]]

[[url]back123.cc/doc/451867392.html[/url]]

二、金魚財經直播靠什麼賺錢

推廣理財產品。

在金魚財經直播中,主播不僅會爲觀衆介紹與財經相關的各種知識,最主要的是爲觀衆介紹各種金魚理財中的各種理財產品,並從中獲利。

金魚財經是中國財經網絡領袖和中產階級網絡家園,創立於2016年,是中國最早而且最大的財經門戶網站,爲用戶全方位提供財經資訊及全球金融市場行情,覆蓋股票、基金、期貨、股指期貨、外匯、債券等。

三、怎麼挑到一直成功、高勝率的基金?

我們先來看一箇古老的得克薩斯笑話:

老師問比利鮑伯:“如果你有12只綿羊,而其中一隻跳出了籬笆,那麼你還有幾隻綿羊?”

比利鮑伯回答:“一隻也沒有了。”

“唉,”老師說,“你顯然還不會減法。”

“或許如此,”鮑伯回答說,“但是,我的確瞭解我的綿羊。”

對於每個想投資基金的投資者來說,瞭解基金很重要!現在都流行說“炒股不如買基金”,我們本期就專門來說說基金,看看巴菲特和他的老師格雷厄姆告訴你如何選擇基金。

說到基金,純粹是美國的一項發明,1924年,一箇叫愛德華萊弗勒的鋁製炊具推銷員將基金引入了美國市場。基金非常便宜,非常方便,種類繁多,由專業人士打理,把大約5400萬美國家庭甚至全球更多家庭都引入了投資大潮中。

與此同時,基金也出現諸多問題,比如:業績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且隨機波動過大。因此,聰明的投資者必須審慎地選擇基金。接下來,我們將通過一些常見問題來了解基金。

(一)追求“業績”的基金,是好基金嗎?

投資者在挑選基金時,可以適當地比較基金過去某一時期(至少5年)的業績,只要這些數據並沒有代表整個市場本身就是大幅向上的趨勢。因爲這種趨勢下的大漲,只能說明:基金經理正在從事過度投機,並且暫時獲得了過高的收益。

如果一味追求基金的“業績”,想自己的收益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或指數),他們可能暫時獲得成功,並獲得知名度和基金規模的擴大。但與此同時,目標的取得也必然會伴隨風險的大規模上升。

尤其是一些新人基金經理,他們甚至缺乏完整的牛熊經歷,他們把“好的投資”定義爲購買如下股票:隨後幾個月,該股票的市場價格就能大幅上升,然後大量資金流入,導致企業股價完全脫離其資產和利潤的真實情況。實際上這些基金經理只是在天真的希望這些企業未來會取得成就,並想巧妙地利用公衆消息不靈通和貪婪時產生的投機熱情。

投資基金的經理在尋求更好的業績時,必然會涉及到一些特殊風險。華爾街的經歷表明,管理穩妥的大基金幾年內至多能獲得稍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結果,但如果不加以穩妥管理,就會產生這樣一種狀況:暫時獲得驚人的虛幻利潤,隨後必然遭遇災難性的損失。有些基金的業績曾在10年甚至更長時間裏持續超出市場平均水平,但這多是一些特殊案例,比如停止接納新的投資者,儘管會降低所賺取的管理費,但會使得基金持有人的回報最大化。

關於這一點,很多中國基民比較熟悉的案例就是某全倉押注次新股的基金了,2016年,靠短期的業績狂拉,把基金份額在一年內從0.92億份做到了16.84億份,增幅17倍,而且這裏98%是散戶投資人。而當年及下一年,該基金的跌幅均超過了20%。

(二)“暢銷的基金”值得買嗎?

多數投資者會以“繼續上漲”作爲假設,直接購買上漲最快的基金(暢銷基金)。因爲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人類與生俱來有一種傾向,即根據短期內的一系列結果對長期趨勢做出預測。就像我們喜歡的餐館一直能提供優質的飯菜,聰明的孩子總能得到好的分數,如果某隻基金勝過了市場,直覺就會告訴我們:它將繼續有優異的表現。

但實際上,運氣有時更重要。趕上了市場風口,這個基金經理可能看上去很棒,但熱門的東西很快會受冷落,基金經理的“智商”輕易就能縮水大半。比如我們看看歷史上發生過的事:

這是美國1999年最熱門的10家基金,也是有史以來收益率最高的基金,但隨後3年的大跌,不僅把之前的巨大增值都抹殺了,連本金都只剩下30-70%,最慘的是隻剩下本金的8%。

所以全部憑過往業績買基金,對投資者是最愚蠢的做法。我們必須瞭解以下幾點:

1,一般的基金,不可能通過承擔研究和交易成本來挑選好的股票;

2,基金的費用越高,其回報越低;

3,基金申購贖回的越頻繁,其賺錢的機會越小;

4,高度不穩定的基金(比平均水平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的),有可能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

5,過去回報很高的基金,今後不可能長時間成爲贏家。

也要補充的是,儘管基金過往業績並不能很好地反映未來的回報,但你可以利用它的一些因素考察,增加你挑選優秀基金的機會;還有,基金即使不能從市場中勝出,但它也有很大價值,即它至少能提供一種廉價的資產組合分散化方法,使得你不必自己花時間去挑選股票。

在中國的基金市場,同樣存在所謂的“冠軍魔咒”,通常當年拿冠軍的,下一年業績都不會太好。如2015年股混基業績第一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基金,以171.78%的超高收益傲視羣雄,在2016年卻以-39.86%的虧損在同類排名倒數第四,因爲其投資方向集中在計算機、傳媒、電子等行業的中小盤股票16年非常慘,該基金17年改投有色、能源,情況才稍微好些。由於市場風格轉換,那些領跑的基金都是重倉在當年的牛股上面,等到下一年度市場風格轉換之時,他們騰挪不易,只能眼瞅着基金跟隨股票下跌。甚至像踩雷樂視這種,拋都沒人接。

(三)爲什麼許多業績優秀的基金,不能保持下去?

1)基金經理跳槽。當一位股票挑選高手似乎有點點石成金的技巧時,每個人都想得到他,包括競爭對手;可能他自己會去“單飛”創業,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如果你只是看到這隻基金的歷史好業績,但基金經理早就換人了,那就要小心了。

2)資產的過度膨脹。業績好了規模必然大增,這時基金經理面臨幾個選擇:一是保存好這些現金以備不時之需,但如果股市走升,這會損害基金的業績;二是新增資金去加倉現有重倉的股票,但現在這些股票其實都是嚴重高估;三是購買更多新股,但這需要花時間去研究,還要更多時間去持續關注這些新公司。四是,規模過大,基金只能被迫去持有較大市值公司、或者分散投資於更多的優秀小公司,否則會超過監管要求的持股限制。

3)高超技巧的不復存在。有些基金公司會先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孵化”一些基金,比如購買一些小盤股、新股等迅速獲取收益,然後通過公佈自己的回報去吸引大量的公衆投資者。而一旦成千上萬資金加入後,這些免費孵化基金的回報幾乎不值一提。

4)費用上升。規模過大,還可能導致交易費用、管理費用的上升。

5)羊羣行爲。一旦基金獲得成功,基金規模擴大,管理費收入可觀,這時基金經理就會習慣於安於現狀,變得膽小、模仿他人。一些規模龐大的基金,就像一羣飽餐之後的綿羊一樣-----懶散地邁着古板的步伐、發出咩咩咩的叫聲,幾乎每一種基金也都擁有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網紅的消費股,而且幾乎以相同的比率持有這些股票。但歷史將證明,這是難以持久的。

(四)那麼,保持成功、高勝率的基金有什麼共同潛質呢?

1)它們的基金經理本身是一些最大的股東,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內購”。如果基金經理大幅持有自己的基金,就能解決基金經理與基金投資人之間的衝突了,這樣基金經理就會像管理自己的資金那樣去管理該基金。

2)它們費用低廉。高費用未必有高回報,而且回報下降並不會帶來費用的下調。所以格雷厄姆一直推薦指數基金。

3)它們敢於與衆不同。當彼得林奇經營富達麥哲倫基金時,他購買的都是一些廉價資產,而不管其他基金經理持有什麼資產。比如1982年先是大筆持有長期國債,然後他持有最多的是克萊斯勒的資產,當時很多人預計這家汽車製造商就要破產了。到了1986年,林奇又大筆購買一些外國公司本田、沃爾沃、挪威鋁業等等。

4)它們不接納新的投資者。它們拒絕接納新的投資者,而只容許已有投資者加倉購買。這樣沒有把基金公司的個人利益凌駕於客戶利益之上。(不會盲目擴充規模,損害現有投資人的利益)

5)它們不做廣告宣傳。最佳的基金經理,通常是那些似乎不想賺你錢的人。

至於怎麼選基金?賣出基金的合適時機是什麼?巴菲特和他的老師都“傾力推薦”的基金是啥?我們下期進一步分享,大家也可以關注“好買商學院”微信號,關注更多經典書籍讀書筆記。

新的一年,我們的專欄從9個擴展到30個,總的音頻集數將達到500期,尤其是我們將帶來一大波經典財經名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漫步華爾街》、《怎樣選擇成長股》、《非理性繁榮》、《鄰家的百萬富翁》的讀書筆記,並融入我們的解析。趕快加入我們的讀書隊伍吧~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的理財熱點,學習更多接地氣的投資理財課程,想參與我們的直播、並與我們的講師互動,一定要關注“好買商學院”微信公衆號(howbuyIE),並留言與我們的講師進行交流~~

发布于 2024-09-09 14:09:40
收藏
分享
海报
5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