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码分布图怎么看]期货交易中,怎样判断是趋势性行情还是震荡行情?

一、期貨交易中,怎樣判斷是趨勢性行情還是震盪行情?

期貨交易中,怎樣判斷是趨勢性行情還是震盪行情:

首先要明確自己做的週期,才能去談趨勢和震盪,週期有月線,周線,日線,四小時線,一小時等等。判斷趨勢和震盪的方法很多,均線,趨勢線,壓力支撐位等無論用那種方法或者綜合判斷都存在一箇概率問題,比如準確率70%,或者50%等,然後就是盈虧比,止損和止盈的比例。儘量讓盈虧比高一些才能實現盈利,盈虧比低的機會盡量放棄掉。

二、哪裏可以看到a股大盤今日走勢?

您可以下載平安口袋銀行APP或者平安證券APP查詢股票行情或辦理股票交易。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佈爲準。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一般的炒股軟件都可以看大盤的走勢。點上證指數,就可以查看大盤走勢。

大盤分時走勢圖

(1)白色曲線

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考慮股票股本數量佔整個市場股本的比重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它是證交所每日公佈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

表示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股本數量,以整個市場股本平均數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根據白黃二曲線的相對位置可知:

①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大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漲幅落後大盤股。

②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跌幅大於大盤股。

(3)紅綠柱線

表示大盤即時所有股票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紅柱線的長短表示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長短表示賣盤力量的強弱。

(4)黃色柱線

表示每一分鐘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5)委比數值

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爲正值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股指上漲的幾率大;當委比數值爲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股指下跌的幾率大。

(6)粗橫線

粗橫線表示上一個交易日指數的收盤位置。它是當日大盤上漲與下跌的分界線。它的上方,是大盤上漲區域;它的下方,是大盤的下跌區域。

在股票行情軟件中可以看到的,如果不方便用電腦看的話可以在手機上下個行情軟件也是可以的,現在炒股的人一般都是用手機看盤了,本人現在也是用牛股寶手機軟件看盤,在手機軟件中添加開戶券商還可在線交易股票,這樣方便很多。

在富國環球中你可以查看滬深A股、港股、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實時行情,可以查看

a股大盤今日走勢,你可以在這裏找到模擬和實際的操作,更有手機APP幫你隨時掌控你的股票。還有可以去富國學院學習炒股知識。瞭解股市名詞解釋,查看最新的股市動態和分析!

用同花順吧,或者股票軟件都可以

三、期貨成交量上的一根白線是什麼

期貨成交量上的一根白線持倉量平滑度。

期貨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當日成交合約的雙邊累計數量,單位爲“手”。

1、期貨的基本(最小)交易單位是(一張)合約,俗稱“手”

2、成交量就是已經成交的合約數量,是(買和賣)雙邊計算的,所以一定是偶數

3、比如甲在1234元的價位上買入10手(10張合約),乙在1234元的價位上賣出10手,那麼他們就成交了,成交量就是20手

4、在行情中,同一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分別計算自己的成交量,加起來就是這個品種的成交量。每日有日成交量、每月有月成交量。

今日價格均線!股票上分時顯示黃線

標註的就是成交量信息。

成交量上的白線是該品種的當前總持倉量。

白色是持倉量線,它的座標數值在右側;

成交量的座標數值看左側的

四、國際期貨實時行情在哪裏看?

下載一箇期貨軟件或者登錄期貨行情網站進行查看,像“同花順”,還有“東方財富”都是可以的。期貨市場規模不如外匯,而且一些期貨屬於限時交易,這樣我們只關注該段時間內的期貨價格走勢就可以,不用像外匯一樣需要長期的關注。期貨是從現貨來的,是現貨引導期貨而不是期貨引導現貨。期貨合約對應的始終是現實存在的商品,現實商品的供求關係決定了現貨價格的走勢,也決定了期貨價格的走勢。說到底,期貨漲跌的決定因素是現貨的供求,期貨的漲跌是現貨因素引導的。

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有些美國期貨合約品種如大豆、銅對國內期貨價格變動會有影響,國內投資者可以參考外盤行情。大型生產商與貿易商也可根據外盤行情做好套期保值,對沖現貨交易損失。

拓展資料:

期貨交易是人類貿易史發展的結果(物物交換、現貨交易、遠期交易、期貨交易)期貨作爲一種交易方式或機制隨商業活動不斷髮展而產生。爲了促進商業活動發展,人類探索新的交易方式一直沒有中斷過。最初人類商業交易方式爲物物交換,真正的現貨交易從貨幣作爲商品支付手段開始。自從有了貨幣爲支付手段的現貨交易,商業成爲一種獨立活動得到更大發展,商品交易範圍進一步擴大,交易規模也越來越大,一些文明古國如希臘、羅馬等出現了大規模商品交易場所,當時的羅馬議會廣場就是大宗商品中心交易場所。

到12世紀之後,這種集中交易場所在英、法等國得到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並催生了新的交易方式——遠期合同交易。1251年英國允許外國商人蔘與該國季節易會,後來交易要求對途中貿物提前簽署文件,列明商品品種、數量、價格、預交保證金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出現買賣文件合同現象。1571年英國成立世界第一家集中交易的商品市場——倫敦皇家交易所,其後荷蘭阿姆斯特丹也成立第一家穀物交易所。

操作環境:iphone12 同花順2.3.7 東方財富5.3.2瀏覽器電腦端:macbookpro mos14打開google版本 92.0.4515.131

发布于 2024-09-08 17:09:19
收藏
分享
海报
53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