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制药股票]股票卖出要具备什么条件

一、股票賣出要具備什麼條件

當天買入,下個交易日開始,就可以在漲跌幅內的價格任意賣出。。。

二、什麼是量化交易

什麼是量化交易?

摘抄一段百度百科裏面的解釋:量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爲的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每個字都知道,但是連起來,就看不懂了,有沒有這種感覺。

那麼就一句句的消化吧。

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爲的主觀判斷。

模型先不先進我不知道,但是用模型替代人的主觀判斷,我覺得還是不錯的,爲什麼叫量化呢,就是把抽象的東西轉換成具體的描述,炒股裏面,就是用具體的數字來把我們的感覺表示出來。舉個例子,我打算賣掉一箇股票,怎麼賣呢,衝高回落賣。衝高回落就是一箇很抽象的東西,衝高是多高,跌多少叫回落,那麼怎麼用具體的數字表示,我就可以這麼寫,現價比前面的最高點低了3%就是衝高回落,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清楚明瞭。

比如我手畫的這個走勢,A點和B點都不算衝高回落,C點就是衝高回落。

當然,這個3%是我隨便寫的,也可以是2%,4%等等其他數字。

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這個就好理解一些,計算機速度快,很短時間就能把我們想要的東西找出來,我們自己手工看肯定是效率很低的。我們之前說的,用i問財來選股,就是用計算機從歷史數據中海選了,比如我們發現MACD在強勢區金叉,後面大概率會漲,那麼我們就可以制定這個策略。這個只是最簡單的策略了,只有一箇條件,實際操作中,是把很多指標條件綜合在一起來制定策略的。

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這個大家都容易理解,但是又很難避免。

這段時間的行情就是這句話最現實的表現。年前抱團股瘋狂上漲,各種賽道論,什麼白酒永遠沒有泡沫,大家的情緒被帶動了起來,使勁的追,極度狂熱,把風險拋到九霄雲外。年後抱團股開始下跌,結果又開始瘋狂殺跌,以前叫人家神坤,現在又叫人家菜坤,極度悲觀。東西還是那個東西,就是情緒不一樣了,人性就是這樣,要麼狂熱,要麼悲觀,總是在兩個極端跳轉。量化交易就是用機器代替我們交易,機器沒有情感,完全按照設定好的來操作,就不會被情緒困擾。

量化交易在港股和美股是很流行的,大量的機構都依靠計算機技術來開展投資決策。

內地的量化投資規模就很小了,量化基金管理規模在國內證券基金的佔比在1%~2%,在公募證券基金佔比不到1%,在私募證券基金佔比5%左右,相比國外超過30%的資金來自於量化或者程序化投資,國內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再說說2024-09-05 行情,看來韭菜們都看透了我A的套路,弱勢行情下,高開必低走。所以在納斯達克暴漲的帶領下,高開,然後都奪路而逃,完美的低走了。2024-09-05 抱團股倒是很堅挺,之前沒怎麼跌的科技卻開始表演了,真是喫肉沒有份,捱打逃不掉。

好消息是2024-09-05 成交量很低,階段地量了,所謂地量有地價,這裏不能說是底,至少短期也要反彈一下了。

現在的趨勢還是下跌趨勢,所以要參與的,只能做做短期反彈,後面可能還會下跌。

倉位重的,可以趁反彈減倉。

想抄底的,還是再等等吧。

我是光頭威。

三、量化交易都有哪些主要的策略模型?

1、Alpha策略

全對沖的叫做Alpha策略,不對沖的在市面上常被稱作指數增強策略。二者所用模型一樣,但後者少了期貨的對沖。缺少對沖有壞處也有好處,壞處是這種策略的收益曲線是會有較大的回撤。但好處方面,在大漲的年份,這種策略的表現會特別好。

2、CTA策略

CTA策略的特點是收益風險比相對Alpha來說會較低。但是在行情較好的年份收益可能會很高,尤其是在早期。而且,無論是在編程還是策略上,CTA入門的難度相對來說都是最低的。

3、高頻交易策略

國內使用高頻交易策略主要應用在,期貨趨勢、期貨套利、期貨做市、股票T+0以及全做市交易,國外機構自營交易,比如美股以及股指等。國內做高頻交易的基本上都是私募,但高頻交易的產品基本上不會對外募集或者極少對外募集。

國內發展趨勢

國內量化投資規模大概是3500到4000億人民幣,其中公募基金1200億,其餘爲私募量化基金,數量達300多家,佔比3%(私募管理人共9000多家),金額在2000億左右。

中國證券基金的整體規模超過16萬億,其中公募14萬億,私募2.4萬億,樂觀估計,量化基金管理規模在國內證券基金的佔比在1%~2%,在公募證券基金佔比不到1%,在私募證券基金佔比5%左右,相比國外超過30%的資金來自於量化或者程序化投資,國內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发布于 2024-09-07 22:09:17
收藏
分享
海报
49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