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科技大资金神舟十四号

大家好,關於神舟十四號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過沒關係,因爲今天小編就來爲大家分享關於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時間的知識點,相信應該可以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如果碰巧可以解決您的問題,還望關注下本站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確定!天舟二號已撤離中國空間站,結局是什麼

2022年3月27日15時59分,完成全部既定任務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撤離了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它將擇機再入地球大氣層,並最終在南太平洋上空解體,燃燒在大氣層中。

天舟二號是我國天舟系列中第一艘正式用於天宮補給的無人貨運飛船,它不僅爲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在軌工作與生活運送了物資,還完成了多項關鍵技術驗證實驗。

在神舟十三號返回之際,天舟二號已經在軌飛行了10個月,完成了全部的既定任務。爲了給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騰挪位置,天舟二號從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撤離了。

那麼天舟二號在軌期間都完成了哪些任務?撤離空間站後的最終結局又是什麼?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1、一波三折的天舟二號發射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發射可謂一波三折,如果你經常關注載人航天工程的相關新聞,有可能還記得天舟二號由於技術故障,先後經歷了兩次延遲發射,這在中國航天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2021年5月19日晚上9點左右,位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射在即。可就在此時,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運載天舟二號的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的一箇壓力參數異常,天舟二號發射延遲。

技術團隊爭分奪秒排除故障,計劃在21日那天再次發射。然而事情還沒完,天舟二號和火箭組合體再次出現異常,發射時間只能再次延遲。這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貨運飛船系統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雷劍宇的心裏懸起一塊大石頭。

在中國航天史上,推遲發射是有的,但兩次推遲發射極爲罕見,各個系統都承擔着巨大的壓力。當時火箭、飛船都已完成燃料加註,說白了,它們的組合體就是一箇大導彈。

天舟二號推遲發射後,已在飛船上裝好的一些高價值樣本,如航天員醫學實驗相關樣本,必須儘快取出來,否則就有變質、失效的危險,而這些樣品在發射前幾小時剛剛裝上去。

兩次推遲發射,貨運飛船團隊也兩次爬上“大導彈”的發射架將樣本取出來。經過10個晝夜的奮戰,火箭故障排除。5月29日20時55分,長征七號遙三火箭點亮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夜空,這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如今天舟二號已經在太空安全運行了10個月時間,它已經圓滿完成了全部的既定任務,但回顧發射前的兩次延遲,不得不說它的發射經歷了一波三折。

2、天舟二號完成了哪些任務?

天舟二號的設計在軌能力是一年時間,現在已經在軌飛行了十個月,非常接近設計壽命,也就是說即便它不從空間站撤離,也很難再繼續正常運營。那麼在天舟二號飛行的這300多天時間裏,究竟完成了哪些任務呢?

1、運送物資:

作爲貨運飛船,天舟二號的首要任務就是爲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運送物資到空間站。天舟二號一共運載了約6.8噸的物資到太空,其中包括了航天員們在空間站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各種物資。

除了生活物資,天舟二號還帶去了推進劑,爲核心艙進行了推進劑加註和姿態控制,實現了完全自主補加,不需要地面指令干預和航天員操控。另外,天舟二號還運送了各種實驗設備和實驗物資進入空間站。

2、在軌飛行實驗:

天舟系列飛船的設計壽命是一年,也就是說天舟二號在軌飛行一年之後就不能再使用,超過年限後,各方面的性能會大打折扣。

因此天舟二號此時撤離空間站,一方面爲未來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騰地方,另一方面是它運行了10個月之久,本身就是爲了驗證其長期在軌能力。

3、關鍵技術驗證:

2021年5月29日20時55分,天舟二號發射升空,8個小時之後追上天和核心艙,並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精準對接於天和核心艙的後向端口。完成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的“自主交會對接”,是天舟二號完成的第一個關鍵技術驗證任務。

神舟十二號返回之後,天舟二號於2021年9月18日那天,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從核心艙後向端口分離,繞飛到前向端口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舟二號完成的第二個關鍵技術驗證任務。

2022年1月6日,天舟二號在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和地麪人員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我國首次利用空間站機械臂操作大型在軌飛行器進行轉位的實驗。

在機械臂先抓取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的狀態下,與空間站組合體解鎖分離,分離後,天舟二號在機械臂拖動下以核心艙節點艙球心爲圓心進行平面轉位;隨後,反向操作,對接機構再次實現與核心艙的重新對接並完成鎖緊。

總得來說,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在軌10個月,不僅僅是爲神舟十二號運送物資,它還完成了多項關鍵技術的驗證任務,先後實現了“四次對接,四次分離”,圓滿完成了全部的既定任務。

3、天舟二號的結局是什麼?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各項任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還有一箇功能,就是儲存航天員們在軌生活產生的各種垃圾和廢棄物。

神舟十二號三位航天員以及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一共在軌生活9個月之久,產生了大量的廚餘垃圾和實驗用品廢棄物,這些固體廢棄物會被儲存在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裏,返回時帶回地球。

至於天舟二號的結局,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貨運飛船任務總師鄒雪梅表示:“天舟二號完成實驗之後會按計劃實施離軌,最終在受控的狀態下再入到南太平洋,在再入過程中徹底解體燒燬,不會對地面、海面的這些設施、船隻帶來影響。”

貨運飛船與載人飛船返回艙不同,它的表面沒有耐高溫的隔熱層,墜入大氣層後會與空氣發生劇烈摩擦,產生的高溫足以把它分解燒燬,天舟二號以及裏面裝載的固體廢棄物,都會在下降過程中焚燒殆盡。

爲什麼不回收天舟二號呢?這個問題很簡單,天舟二號的設計在軌能力是一年時間,它的主要任務是運送物資到太空,那麼當它返回時已經完成了所有的使命,回收下來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另外,想要回收天舟二號的話,那麼設計之初就要爲它裝上像載人飛船返回艙那樣的隔熱材料,讓它在墜入大氣層時不會被燒燬,落地後還要安排搜救人員前往搜尋,這都是需要大量的成本的。爲了一艘已經完成使命並且達到設計年限的貨運飛船,花費大量的回收成本是不合理的。

所以說天舟二號完成全部既定任務之後,最終的結局就是焚燒在地球大氣層中,它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下一站!

4、神舟十四號航天員會是誰?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的名單已經確定,不過根據慣例,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正式發射之前,官方不會過早公佈乘組名單,但我們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猜測,或許能知道一二。

我國目前的航天員一共有三批,第一批14人,第二批7人,第三批18人。其中第一批航天員中已經有5人退役,第三批航天員目前正處於訓練階段,不具備參與神舟十四號飛行任務的能力。

剩下的16人當中,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湯洪波和劉伯明在恢復療養,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葉光富和王亞平返回後也要療養和恢復身體,他們都不具備參加神舟十四號任務的條件。

那麼排除之後,具備參與神十四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就只有這10位了:楊利偉、費俊龍、景海鵬、劉旺、張曉光、鄧清明、劉洋、陳東、蔡旭哲和張陸。也就是說神舟十四號三人組將從這10人當中選擇,具體是哪三位,還要等官方公佈之後才知道。

5、結語

2022年是我國空間站工程的關鍵一年,神舟十三號返回之後,技術團隊會對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做一箇整體評估,結果滿足要求之後,我國空間站將轉入建造階段,之後將實施6次發射任務。

天舟二號已經撤離了空間站,它完成了全部的既定任務,將擇機再入大氣層,最終的結局是在南太平洋上空燒燬,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照亮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事業的下一站!

最後預祝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圓滿完成任務後順利返回,全國人民在地面等着你們凱旋而歸!

神舟十四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神州14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不僅能夠大大提高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綜合實力,鼓舞和激勵了所有的中國人民,凝聚了中國人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神州14號的成功發射也是我國載人航天上又一箇重要的里程碑,實現了神州十四號與天宮一號的快速對接,創造了新的奇蹟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時間

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艙,。神舟十四號乘組平安歸來,也標誌着“神十四”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更多财经信息资讯尽在本站

发布于 2024-10-11 15:10:17
收藏
分享
海报
5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