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公司]沪港通挑战传统QDII 基金公司推升级版港股基金

滬港通在爲投資者架設兩地市場投資雙向通道的同時,也讓傳統QDII基金感到生存壓力。部分基金公司趁勢推出更具效率和費率優勢的升級版港股基金以滿足市場需求;而現有的港股QDII基金經理也在積極調整投資策略,以期把握滬港通帶來的潛在投資機遇。

爭議:動了QDII的奶酪?

“滬港通是全新的證券市場雙向開放制度設計,是投資者進行跨境投資最爲可靠的機制。日後,境內投資者可直接買港股,這使得港股QDII的生存空間遭受壓力。未來基金公司或多發行主投歐美股市的QDII。”好買基金研究員何波表示。

滬港通的落地,在爲投資者架設兩地市場投資管道的同時,也讓傳統QDII基金感到生存壓力。何波表示,隨着境內投資者可直接通過滬港通渠道投資港股,恐造成港股類QDII基金規模縮水。

數據統計顯示,在香港市場投資佔比超過基金淨值70%的10只QDII基金,相比一、二季度末,三季度末的最新規模全部出現下滑。

“預期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以滿足國際化配置的需求。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滬港通是QDII基金的替代品,QDII基金如不繼續創新並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將會進一步邊緣化。”某基金公司研究部人士表示。

轉型:競推港股基金

另一方面,一些基金公司近期競相推出滬港通主題基金,也被市場解讀爲行業順應市場變化對現有QDII產品作出的升級嘗試。

官網最新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請覈准進度公示表,證監會分別於9月28日、10月10日接收到南方滬港通恆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恆生ETF的申請材料,並分別於10月9日、10月16日受理了這兩隻基金。兩隻基金以恆生指數作爲投資標的,將有望成爲業內首批實現迴轉交易(T+0)的權益類基金產品。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滬港通天然的制度和效率優勢,滬港通產品有望實現比現有港股QDII基金更高的運作效率;費率方面,目前港股QDII基金均需要在香港開立資金和證券賬戶,涉及境外託管行、境外券商的交易和清算,運作費用較高。由於滬港通基金不需要境外託管行以及在香港開戶,託管費等費用有望降低,從而節省投資者投資港股的成本。

此外,借道滬港通基金,個人投資者可規避滬港通對個人投資者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限制。

同時,普通投資者如直接買入滬港通個股,還將受港股交易單位限制,整手金額從3000多港元(約合人民幣2371元)到1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18560元)不等,而目前滬港通基金申購門檻多爲1000元人民幣。

投資:關注中小盤港股

從QDII基金的角度,基金經理也在積極把握滬港通落地可能帶來的投資機遇。從目前看,港股中具有基本面支撐的中小盤股較受關注。

華安基金[微博]表示,滬港通等資本市場開放措施的作用下,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估值結構將趨同,以目前的估值結構來看,大市值類股,港股存在溢價,新興行業的成長類股,港股存在折價。

“滬港通的實施,將導致港股具有基本面支撐的中小盤股出現估值的提升。”華安基金錶示將從三方面關注港股相關品種:一是港股特有品種;二是AH折價品種;三是同樣細分行業,估值存在大幅折價的品種。

发布于 2024-09-30 07:09:37
收藏
分享
海报
53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