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黄金]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海运巨头股价跌停,反应过度还是拐点已至

  每經記者 張韻每經編輯 楊夏

  6月11日,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EC2408早間放量閃崩,由漲近3%轉爲大跌9%,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5.17%,遠月EC2410、2412、2502、2504合約盤中均觸及跌停。

  針對集運指數(歐線)走勢,海通期貨投資諮詢部航運組負責人雷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潛在地緣政治局勢緩和,鬆動當前運費維持高運價的基礎,推動部分多頭資金止盈離場,遠月由於自身流動性限制,波動幅度較大。

  受此影響,A股市場航運板塊個股集體下挫,截至收盤,中遠海控(SH601919,股價15.46元,市值2468億元)、鳳凰航運(SZ000520,股價3.01元,市值30.46億元)跌停;國航遠洋(BJ833171,股價3.99元,市值22.16億元)、中遠海特(SH600428,股價6.47元,市值138.9億元)、招商輪船(SH601872,股價8.68元,市值706.9億元)、寧波遠洋(SH601022,股價10.12元,市值132.4億元)等跟跌超6%。

  消息面上,6月11日凌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美國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帶相關決議,呼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協議。

  42萬戶股東不淡定了

  6月11日上午,中遠海控中小股東們在微信羣內展開激烈討論:“醒來看到海控大跌,賬戶裏少了300多萬元”“EC殺的太狠了”“2024-09-21 怎麼說”??

  6月11日,一條巴以局勢或緩和的消息在航運期貨投資與中遠海控股東羣中流傳。或受消息影響,4月以來股價漲幅近70%的中遠海控迎來了年內首個跌停。截至3月底,中遠海控的股東數爲42.13萬戶。

  據新華社報道,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6月10日通過第2735號決議,呼籲在加沙地帶實現“立即、全面和徹底”停火,以儘早結束已持續8個月的巴以衝突。在15個安理會成員國中,該決議獲得14票贊成,0票反對,俄羅斯投了棄權票。

  根據決議草案,該停火提議將分三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實施“立即全面徹底停火”;第二階段,哈馬斯將釋放剩餘被扣押人員。作爲交換條件,以軍將全部撤出加沙地帶;第三階段將開啓加沙地帶的大規模重建計劃等。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表決後的解釋性發言中說,美國領導人於5月31日宣佈了關於加沙停火的倡議。美方隨後在安理會提出決議草案。提案國根據安理會成員的意見對決議草案作了修改,但草案仍然存在不少模糊之處,中方對主要當事方是否接受停火倡議、三階段安排能否順利過渡仍然有合理關切。

  此前,以色列已接受了新停火提議。6月11日,哈馬斯方面稱,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涉加沙停火決議,準備就細節進行談判,並補充說美國有責任確保以色列遵守決議。

  今年1月以來,受紅海危機等的影響,全球航運市場再度出現上漲態勢。如今紅海危機出現轉機,也將對運價造成影響。

  資本市場爲何急速殺跌?

  資本市場對此消息反應劇烈。

  “今天手機電量下得比平時快好多。”一位證券公司交運首席分析師在朋友圈感慨。

  6月11日,集運指數(歐線)回調顯著,遠月由於地緣衝突潛在緩和,多頭減倉止盈,導致盤面大幅下行。EC2410、2412、2502和2504合約均一度觸及跌停,遠月大幅回調也拖累近月合約,EC2408合約下跌5.17%。

  雷悅對此分析稱,上週遠月合約表現較強的主要原因在於隨着近月價格中樞抬升,市場預期後續即便貨量支撐力度不足,參考歷史運費急漲慢跌的特質,遠期運費回落的時間和空間較爲有限。部分交易邏輯指向遠月有一定補近月貼水的需求。

  而遠月修復貼水的交易邏輯主要以主力合約2408的估值作爲錨定。雷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儘管目前6月下旬部分船司已經報出8000美金左右大櫃的價格水平,但2408合約僅兌現6800美金大櫃並在高位盤整,其原因在於市場對於7—8月需求判斷存在不確定性,這也意味着給基於近月去修復貼水的邏輯並不穩固,如果後續現貨運費出現鬆動,對近期快速上行的遠月合約帶來的下行壓力相應也會更大。

  簡單而言,貨量難測、地緣局勢緩和成爲機構階段性資金出逃的主要動因。

  中遠海控方面6月11日向記者分享了一則行業觀點,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的反應似乎過於敏感,紅海危機的影響不會突然消散,集運市場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傅聰在發言中指出,中方注意到決議草案表示,如果第一階段談判超過六個星期,只要仍在談判,停火就將繼續,有關方面將努力確保談判進行,直至達成協議。提案國也表示以色列已經接受了停火倡議。中方理解,這就意味着停火一旦實現,將不會再重啓戰端。

  因此也有觀點認爲,航運個股股價、集運期貨合約出現跌停主要系市場預期紅海危機可能解除,海運價格或將回落。

  6月11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遠海特,對方表示:“公司主營的特種船運輸儘管與集運所處不同的細分領域,但在業務上仍有一定的交集,歐線有效運力的降低在10%左右。因此從股價來看,儘管受到影響因素比較多,但集運個股表現不佳也會使公司股價受到一定衝擊。公司判斷,紅海危機持續將對航運運價繼續起到推動的作用,相反危機出現較快緩和也會對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的影響,快速回調也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

  集運基本面會否出現運價拐點?

  此前,得益於主要港口擁堵及頭部船東業績預期上調等利好刺激,集運指數(歐線)已連續數日上漲。從當前基本面情況來看,歐線6月上旬市場訂艙接受意願度提升至6500美元/FEU,已推動頭部船司進一步宣漲6月下旬運價,現貨艙位偏緊是支撐近期提漲的主要驅動。

  但雷悅判斷,一方面,前期全航線積極上漲的勢頭有所放緩,西非航線運費初現觸頂跡象,南美航線的運費漲勢也已經連續兩週放緩。隨着全航線運費普漲趨勢逐步放緩,全球性的運力供給紊亂和偏緊狀態緩解,後續歐線運價變化趨勢會更依賴於自身基本面的變化,包括7—8月的訂艙需求能否支撐起當前的高運價水平。

  另一方面,市場前期關注的港口擁堵可能催化的供應鏈矛盾惡化在近期有所緩解,這也是遠月盤面難以維持高位的原因之一。目前尚未捕捉到此輪港口擁堵形勢比肩2021年的情況。

  紅海危機發生以來,港口擁堵時有存在但基本零星出現,持續性較短,未能夠形成連鎖反應催化供應鏈矛盾惡化。目前,新加坡港口的集裝箱船擁堵已經出現緩解的跡象。據船視寶數據,集裝箱船在新加坡港口的7天平均錨泊時間已從6月1日的93小時降至最新的53小時,在港集裝箱船數量從5月底的60艘降至目前的47艘,平均作業時長16小時,基本迴歸到2023年的常規水平。

  雷悅認爲,新加坡港口前期擁堵加劇部分原因可能是東南亞出口的貨物經由新加坡港口中轉,對亞洲—歐洲航線影響有限(更多選擇韓國釜山進行中轉),且不影響過往船隻燃油加註。另外,歐洲近期部分港口出現罷工,但這並非今年首次出現,過去幾次罷工也並未對港口擁堵造成持續性的影響。

  根據目前最新的港口擁堵數據,6月初歐洲在港集裝箱船運力相比5月底下行1.1%至186萬TEU。赫伯羅特最新月報指數目前歐洲安特衛普港口堆場利用率70%~75%,鹿特丹港口堆場容量爲65%~70%,漢堡港口堆場率爲75%~80%(偏高主要是因爲船舶到港延誤影響提箱)。儘管港口擁堵是供應鏈瓶頸觀察的有效指針之一,但是仍應以理性的態度看待,尤其是當前處於高運價測試下游貨運需求的關鍵節點,不宜過於激進地看待當前的供應鏈矛盾。

  雷悅強調,遠月合約需要關注地緣政治風險,短期近月合約仍將關注基本面的變化。需求端支撐除了前期常規核心商品外,還包括後續推動傳統旺季形成的聖誕貨品,考慮到其貨值偏低,還需關注此類貨品出口時間和對高運價的接受意願。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发布于 2024-09-26 11:09:18
收藏
分享
海报
46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