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税负是什么意思

增值稅稅負是衡量企業期限內增值稅稅收負擔的大小,是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比如當稅負過低時,可能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當過高時,企業應當加強自身稅收的覈算,查明原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在我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稅負率可能也不同。

增值稅稅負是衡量企業期限內增值稅稅收負擔的大小,是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比如當稅負過低時,可能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當過高時,企業應當加強自身稅收的覈算,查明原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在我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稅負率可能也不同。

一、增值稅稅負是什麼意思

增值稅稅負率用於衡量企業在時期內實際稅收負擔的大小。從宏觀調控角度講,只有相對合理的稅負才能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從納稅監管角度講,在名義稅率和稅收政策情況下,實際稅負過低,則有可能存在偷漏稅問題,會引起稅務監管部門的注意;從企業來講,如果實際稅負較高,企業也應該查明原因,加強納稅覈算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納稅損失。

二、什麼是增值稅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爲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箇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

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也採用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增值稅徵收通常包括生產、流通或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是基於增值額或價差爲計稅依據的中性稅種,理論上包括農業各個產業領域(種植業、林業和畜牧業)、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和商業服務業等,或者按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批發、零售與消費各個環節。

一種銷售稅,屬累退稅,是基於商品或服務的增值而徵稅的一種間接稅,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稱爲商品及服務稅(GoodsandServicesTax,GST),在日本稱作消費稅。增值稅是法國經濟學家MauriceLauré於1954年所發明的,法國政府有45%的收入來自增值稅。

三、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負率的控制內容有哪些

1、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和提供;勞務所產生的增值額爲徵稅對象的一種流轉稅。所謂“增值”即是納稅人在時期內提供勞務所得的收入或銷售產品大於取得勞務時所支付及購進商品的金額的差額,則是納稅人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

2、由於我們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發達地區一般納稅人稅負率可能要高一些,則反之;而商業企業和工業企業的稅負率,相對來說工業企業的稅負率比商業企業的稅率要高,目前還沒固定的要求,每個地區和行業的稅負都不一樣,各地的稅務機關的要求也不會相同,一般都是稅務機關依據同一個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多箇企業計算而得到的數據。通常稅負率控制在:1%-4%爲宜,商貿0.8%-2%。生產企業1%-3%

計算方法:稅負率=當月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當月不含稅的銷售收入X100%。

以上就是由小編整理收集的關於增值稅稅負是什麼意思的信息,由上可知,增值稅稅負也叫做增值稅稅負率,可用於衡量企業在時期內實際稅收負擔的大小。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的,歡迎諮詢的律師,他們會給您專業的建議。

发布于 2024-09-17 07:09:58
收藏
分享
海报
52
目录

    推荐阅读